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文|零态LT,作者|杨宇,编辑|胡展嘉,运营|陈佳慧
文|零态LT,作者|杨宇,编辑|胡展嘉,运营|陈佳慧
两年前,职业社交先行者Linkedin“撤出中国”,为它的中国学徒们留下一串问号:职场社交在中国是否是伪需求?在中国,社交招聘的前景如何?领英之后,职场社交玩家谁能完成新一轮突围?
与此同时,招聘与办公协同领域的一众玩家,对职场社交的兴趣只增不减,猎聘、BOSS直聘、智联招聘、拉勾网...甚至阿里的钉钉、腾讯的企业微信,也希望能够抢占职场社交的流量入口。
Linkedin的折戟,被谈论过很多次的“职场社交是否必要”的问题又被翻了出来。经历过洗牌之后,零态LT(ID:LingTai_LT)果断抛出观点:中国社交招聘玩家正面临着关键时刻。并把希望寄于国内职场社交平台脉脉,认为它未来或将成为中国版领英。
有人曾戏称,脉脉把自己做成了中国公司的“第二内网”,这也恰恰说明,中国企业在组织建设和内外沟通上的种种痛点,当然,背后正是中国式职场社交成长的空间所在。
但两年时间过去了,脉脉似乎依然停留原地,其CEO林凡更是乐此不疲的陷入“概念制造”中,从最初否认脉脉做的是“匿名社交”,到2022年大肆宣扬的的“招聘点评”,再到2023年的“脉脉高聘”...
2月8日,脉脉CEO林凡宣布脉脉成立全新业务品牌“脉脉高聘”。脉脉方面称:通过“社交+社区+智能算法”的全维招聘模式,提高中高端人才挖猎效率,助力企业连接适配人才。然而,这番被脉脉视为2023年的“开局大招”,背后是脉脉道不尽的心酸与无奈。
2022年疑似自我的炒作的“招聘点评”业务一时声浪颇高,但转眼却了无踪迹。在一场场“无效”新业务开拓与努力中,脉脉极限“下坠”。脉脉,这些年到底做错了什么?它是如何一步步走向“滑坡”的?
此外,“高聘”业务的盘子在整个招聘行业到底能占多大比重?网评“互联网八卦集散地”的脉脉职场社交,对拉动“高聘”有何贡献?脉脉的“高聘”业务能掀起多大浪花?还是如去年的“招聘点评”业务只是噱头,最终昙花一现?
诚然,脉脉十年,正不断受困于林凡造的概念里。
01 幸存者频频难以自救
脉脉,可谓年年改革立新项,年年烂尾打水漂。
脉脉早年因“互联网茶水间”走红,这是发家路径与手段,也是后续发展的诟病与槽点,甚至是致命死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