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永浩“行业冥灯”生效?XR进入倒春寒时间

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
文 | 财经无忌,作者 | 山核桃

文 | 财经无忌,作者 | 山核桃

“我们需要头戴设备来体验Metaverse(元宇宙)吗?”

“头戴设备将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而且也应该是这样。说到这里,我对头戴设备没有任何抱怨,2D 屏幕和头戴设备都可以进入 3D 世界。”

在尼尔·斯蒂芬森近期的采访中,这位“元宇宙之父”对XR展现出了暧昧不明的态度。

过去一段时间内,XR(AR增强现实、VR虚拟现实和MR混合现实的统称)经历了新一轮的“至暗时刻”。告别去年的火热,国内大厂均调低了预期。字节跳动旗下PICO、腾讯VR相继进行业务与团队调整,快手则解散全景视频业务......

另一边的海外巨头们,无论是薛定谔的“苹果MR”,还是All in 元宇宙的Meta,都开始过起了节衣缩食的日子。

从技术成长曲线来看,XR行业经历了完整的周期变化,从早期的技术萌芽到2014年扎克伯格收购Oculus的沸腾到2016年后,商业化不及预期的寒冬,再到近几年突破消费级门槛的巅峰,比起此前XR行业所经历的普遍性危机,眼下这轮的“倒春寒”并非是行业问题,更多则是龙头企业的战略失误所致。

,

约搏以太坊单双博彩游戏www.eth0808.vip)采用以太坊区块链高度哈希值作为统计数据,约搏以太坊单双博彩游戏数据开源、公平、无任何作弊可能性。

,

就像扎克伯格在裁掉1.1万员工后,所承认的“判断失误”,错误地将互联网红利视为“一个永久性的加速”,因此持续投资元宇宙这一“吞金兽”,难免造成巨额亏损。

换句话说,由龙头企业蔓延开危机只是短期的调整,并不能因此就一锤子否定XR行业的长远价值。

本文将回答关于XR行业的三个问题:

1、大厂为何集体撤退XR行业?

展开全文

2、To B 与 To C为什么是两种光景?

3、退潮之后,XR行业又将向哪里去?

大厂们的XR为什么凉了?

提起XR行业的“拐点时刻”,人们常用两大论据予以佐证:

• 一是,对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“iPhone时刻”,出货量达到1000万台后,软硬件生态迎来爆发式增长。而随着Meta Quest 2出货量跨越1000万台大关,价格下探,XR行业也自然迎来拐点。

• 二是,技术的成熟度。近年来,国内外XR硬件厂商通过频繁升级头显设备,围绕镜片方案、视场角、交互技术等方面的种种动作,抬高了行业对XR硬件成熟度的预期,毕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,导致XR商业化进程的关键原因就是硬件问题。

XR行业硬件的成熟,源自聪明的“钱”。根据创业邦的统计,在2016年至2022年间的XR行业投融资事件中,硬件占比逐渐攀升。

添加回复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